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園,歷史上也只有少數人在短時間內冒險進入外層空間。
但是如果我們不得不離開地球呢?我們能適應在地球以外的環(huán)境中生存嗎?
如果我們離開了地球,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
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要取決于我們離開的動機。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全球變暖的影響變得太大,我們無法承受,迫使我們必須尋找新的家園。又或者,人類互相發(fā)動核戰(zhàn)爭,直到地球變得不適宜居住。
更有可能像科幻片一樣,某種外星入侵促使我們所有人逃離。
然而,不管什么情況,選擇離開,很少是因為人們想離開——而是因為他們不得不離開。
就目前的技術,我們無法將人類集體傳送到恒星上。
事實上,我們將人類送上月球也只有很短的經驗。所以,如果明天需要立刻撤離的話,我們就麻煩大了。
但是,假設它發(fā)生在不久的將來,當時我們的技術已經足夠先進,至少可以嘗試實現它。
首先,我們必須決定從全球77億人口中選擇誰來“繼承”全人類的遺產,以防我們沒有成功。
而且,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令人不安的社會等級制度,在這個制度中,地球上第一艘船上的人將是最富有和最有權勢的人物。
毫無疑問,也會有一些人完全拒絕離開地球。
總之,無論我們要避免什么災難,維持某種社會秩序都是至關重要的,以確保我們至少能讓某部分人類活著。
無論世界上的國家是否解散,我們都必須認識到,共同努力實現疏散,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
如果我們真的成功了,整個人類就乘坐宇宙飛船離開地球。在星際飛船上,人們會經歷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大多數人必須學習“如何在太空中生活”,因為絕大多數人除了在電影中看到的外,對太空旅行幾乎一無所知。
這種戲劇性的生活方式將會帶來一個沖擊,我們稱之為“太空病”,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奪走成千上萬的生命。
但是,對于那些適應的人來說,每天的經歷都會不一樣。
比如為了在失重時保持強壯,我們都必須每天鍛煉以保持肌肉質量。我們都會嚴格執(zhí)行,在固定的時間吃凍干的食物,這是工作的一部分,以便盡可能多的人活著。
慢慢我們都會發(fā)現自己被重新分配了一份工作或職業(yè),以確保在船上生活得盡可能順利。
為了可以維持基本需求,我們需要嘗試各種方法來無限期地種植作物、生產水和制造貨物;我們需要24小時的能源供應,從推動飛船到照亮走廊,我們需要將一切精簡到最佳。
不可避免地,當我們試圖確定誰負責這個前所未有的社區(qū)時,我們會看到一個新的政治結構開始形成。
然后,假設我們乘坐多艘飛船而不是一艘飛船撤離地球,我們會看到出現了代表他們的人民、談判船際關系和經紀商貿易協議的“艦艇領導人”;如果我們最初離開地球是因為我們之間的核戰(zhàn)爭,外交緊張關系可能會再次開始;如果我們被一個外來物種趕走,那么這種恐懼可能會加強船只之間的聯盟,或者滋生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