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xiàn) > 正文

此人拿出一幅古書法 4000萬賣專家遭嫌棄 結果轉手賣4.3億元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杰出書法家,他的一幅手卷《砥柱銘》被譽為他的代表作之一。這幅手卷長達11米,內容是唐代魏征所作的《砥柱銘》。手卷上的字體為黃庭堅擅長的行書,凝練有力,結構獨特,展現(xiàn)出他的書法技藝和風格。這幅作品在歷史上也經(jīng)歷了一些波折。

IMG_256

1.古書法 4000萬賣專家遭嫌棄

《砥柱銘》在歷史上并沒有流傳失傳,但由于清朝末年的腐敗,這幅作品一度流失到日本。建國后不久,這幅作品被一位臺灣收藏家買下并一直珍藏著。2006年,這位臺灣收藏家?guī)е俄浦憽穪淼轿覈箨,想要尋找一個買家。他最終找到了一個上海的收藏家,但是當上海的收藏家聽到臺灣收藏家開出的價碼時,就有些猶豫和嫌棄了。這也是因為《砥柱銘》在民間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議和質疑。

一些學者曾經(jīng)質疑這幅作品是否真跡,認為這是后人臨摹的作品。手卷上也存在著很多的錯別字,這在黃庭堅的其他傳世作品中從未出現(xiàn)過,而手卷上的書法風格和黃庭堅也不太相似。在種種質疑聲之下,臺灣的收藏家還想以4000萬的價格賣出去,但是上海的收藏家卻拒絕了這個價碼。

IMG_256

2.轉手賣4.3億元

這并沒有打擊黃庭堅的《砥柱銘》的價值。保利拍賣公司在2010年的春拍會上成功拍賣了這幅作品,價格高達4.368億,成為我國書畫拍賣的最高紀錄。一幅曾經(jīng)被專家嫌棄,存在爭議的書法作品,轉手就拍出了巨額的價格。這也說明了我國書法在藝術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和價值。

IMG_256

我國的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黃庭堅的《砥柱銘》雖存在著一些爭議,但它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不容忽視。無論是作為藝術品還是文化遺產(chǎn),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