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正文

現實版“美人魚”,器官發(fā)現明顯變化,戳破耳膜適應大海!

長期生活在水中的巴瑤族,自幼戳破耳膜,已有進化的表現!

在童話故事海的女兒當中,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大海當中的神奇物種,她擁有人的上半身,但是卻拖著長長的魚尾,傳聞當中她長得非常漂亮。這個從小聽到大的童話人物滿足了所有人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在尋找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美人魚這樣的物種。

雖然部分科學家認為,生活在大海當中的海牛應該是美人魚的原型,但是我們心中的美人魚應該是和海的女兒一樣的,并不是丑陋的海牛,其實在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民族,他們從小就生活在大海當中,一生都無法登上陸地,被稱為現實版的美人魚,當然為了可以在大海當中繼續(xù)生存下去,他們的身體也做出了很多犧牲。有人提出如果這一民族持續(xù)的在海洋當中,生存在未來會不會進化出海洋生物的特點呢?比如腳蹼,魚鰭和尾巴。

這就是在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附近海域的一個海上民族叫做巴瑤族,他們常年都在海里生存,至于他們的歷史也就無從追究了,在傳聞當中巴瑤族其實是起源于蘇丹的皇家衛(wèi)隊,在經過一場風暴之后,他們沿著東海岸開始定居,在這里就形成了巴瑤族。在民間也有類似的傳說,馬來西亞的公主在洪災當中被沖走,她的父親悲痛欲絕,命令士兵們下海尋找女兒的身影,必須要找到公主之后才可以返回,后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尋找中并沒有找回公主,這些士兵也不敢返回馬來西亞,于是只能在海上長時間生活,這就是巴瑤族的祖先,現在生活在大海中的巴瑤族,他們沒有國籍沒有身份,世代只能生活在大海當中,海洋就是它們的全部。

為了適應大海的生活,巴瑤族的每個人都是游泳高手,他們佩戴著自制的護目鏡,就拿著自己打造的魚叉,潛到大海3000米的地方或者是更深的海域捕捉魚類。為了可以下潛的地方更深,巴瑤族的很多人在幼年的時候就會選擇將耳膜刺破,這樣可以減少在下跌的過程當中水壓給身體帶來的痛苦。正是由于這樣,讓這個長期生活在大海當中的民族與社會長時間脫節(jié)。

在這里沒有最基本的公共設施,沒有身份,不被任何一個國家所認可,甚至有很多的小朋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年齡。近年來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一些去往當地旅游的人也會將自己的食物和他們分享,他們也開始慢慢的接觸外面的社會。那么在未來巴瑤族人有沒有可能會進化出身體的其它結構呢?其實常年生活在水中的人,他們的身體已經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相關專家表示,進化成海洋生物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他們開始和外界接觸,慢慢的習慣走上陸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從人類變化成海洋生物,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這根本不是身體的進化,而是一種退化,因為在地球早期物種的進化過程當中,是由海洋生物進化成為陸地生物的,對于這個長期生活在大海當中的民族,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分享至:

未解之謎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