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現(xiàn)如今能夠有如此輝煌的文化成就,極大部分則歸功于我們中華民族所擁有的幾千年的歷史,不過,我們所發(fā)掘的歷史全靠一個別人眼里看似不起眼的行業(yè),它就是考古,那很多人的眼里,考古是一個不被人接受的行業(yè),因為在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思想當中,墓葬是非常不吉利的,而挖掘墓葬則是會遭報應的。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國家進行在考古學其實發(fā)展得特別慢,有的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國家越來越開始重視考古的發(fā)展,同時我們也發(fā)掘出了很多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瑰寶。我們國家的考古人員,他的身上肩負著很沉重的歷史責任,因為他所發(fā)掘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曾經(jīng)璀璨的文化。

他們的職責就是通過對墓葬的發(fā)掘,還原歷史事實,讓現(xiàn)在的人們了解當年那段歷史,雖然這份工作非常的光榮,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我們國家的古代,幾乎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墓葬被后世所挖掘,所以都會有一定的防盜的手段,除此之外,還有人會在墓葬里寫上一些詛咒,就比如曾經(jīng)有一個墓葬,棺槨上寫著“開關即死”。
一:獨特的墓葬制度
在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發(fā)掘出這么多的歷史文物,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古代獨特的喪葬制度,在我們國家古代,普遍信仰有三界的存在,人死之后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他們會去另一個世界生存。為此,古代的人們就形成了一種極其特殊的喪葬制度,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陪葬制度。

一般來講,一個人逝世之后,只要自己家里有條件,都會在墓葬里放一些金銀珠寶,以及主人生前喜歡的東西,這樣就能夠讓去世的人到另一個世界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次,墓葬代古代也是一種地位和等級的象征,中國古代是一個等級非常嚴明的社會,什么人去世則就用什么樣等級的墓葬。
級別和地位越高的人,他的陪葬品就越豐富,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利用活人殉葬的方法。根據(jù)《史記》記載“武公卒,葬雍陽。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不過到后來,這種制度因為太過殘忍被人們取消。從此中國歷史上的陪葬制度基本都是用一些珍貴的物品所代替,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越大的墓葬當中陪葬品越多越珍貴,這也誕生了一些不法的行當,那就是盜墓。
二:盜墓與防盜
雖然古代人們對墓葬的態(tài)度是極其的避諱,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獲得的利益足夠巨大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就會拋棄自己對墓葬的成見奮力一搏,畢竟自己只要成功一次,那么榮華富貴很有可能就會讓自己享受一生。而且這些盜墓賊往往會把目光放在一些規(guī)格比較大墓葬當中,因為那里的陪葬品價值十分巨大。
盜墓賊誕生之后,就興起了很多防盜手段,沒有人希望在自己死后墓葬會被他人所挖掘,這些防盜的手段千奇百怪,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秦始皇陵,他的防盜門手段非常高明,直到現(xiàn)在我們都沒辦法輕易地進入到內部。根據(jù)《史記》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秦始皇的這種手段不僅僅向世人證明自己生前的地位等級很高。在某種意義上,他也達到了防盜墓的目的,水銀是一種會揮發(fā)的特殊物質,在揮發(fā)之后,形成了汞蒸氣,這種功能器對于人類來講是一種劇毒,而且在秦始皇陵內部,這種汞蒸氣濃度十分的高,只要進去你就不可能出來。
三:孩子的墓葬
除了這種防盜手段之外,還有一種就是我們所說的詛咒,古代人普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通過詛咒的方式可以從心理上擊退盜墓賊。而在陜西西安,就有一座這樣的墓葬,他的棺槨上寫著四個字,開關即死,這就不免讓人比較好奇,墓葬當中究竟有著什么樣的秘密,能夠讓人寫下這樣的話語?
隨后我們國家的有關部門就派起了一批考古專家,對這個墓葬進行了挖掘,非常神奇的是,在這座墓葬當中并沒有任何的防盜機關,而且墓葬中棺槨非常的精美,從外表來看,能夠使用這樣棺槨的人,必定身份非常貴重,很可能是皇族中人,在打開之后,眼前的一幕震驚了專家。
專家們還在猜測這個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誰,但打開之后,專家們發(fā)現(xiàn)在棺槨的內部有著一種特別小的尸骨啊,經(jīng)過鑒定,這種墓主人大概是在九歲的時候去世。在古代,像這種孩子早早的夭折實際上并不罕見,由于古代的科學技術和醫(yī)學并不是特別的發(fā)達,導致很多的病古代根本沒辦法治好,小孩子的抵抗力也并不是那么的強,一場大病就會讓孩子意外死亡,不過又迎來了一個疑問,這個孩子的墓葬規(guī)格為何如此之高?
四:隋朝公主
這個墓葬的主人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在古代,女性擁有的地位并不高,因為古代是很長時間處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可就在這座墓葬中出土了大約兩百件的珍貴陪葬品。這個結果確實出乎了專家們的意料,隨后,專家們對這個小女孩的身份產生好奇,通過墓志銘的記載和史料文書,最終確定了這個小女孩兒她的真實身份是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的外孫女李靜訓。
弄明白身份之后,他墓葬的秘密也就迎刃而解,作為一個皇族小公主能夠擁有這么多精美的陪葬品也并不令人奇怪,至于其中大量珍貴的文物,既沒有被盜墓賊竊取,也因為挖掘得當也沒有什么損耗,歷經(jīng)千年仍然保持著當年的風范。
墓葬它的占地面積并不是很大,挖掘的也十分的迅速,但沒有防盜措施,確實讓專家們比較疑惑,專家們經(jīng)過大量的史書考察認為,楊麗華對于這個早夭的外孫女又喜愛又心疼,于是給她修建了豪華的陵墓,又擔心被盜墓賊光顧,只能夠在棺槨之上刻上四個字來恐嚇盜墓之人。不得不說,這種“恐嚇”對迷信的古人來說還是非常管用的,而考古工作者并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說,而且出發(fā)點是為了保護古墓,自然沒有什么可心虛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