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以來就是多民族的國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經(jīng)過調(diào)查統(tǒng)計,正式確認中國有56個民族。那么這56個民族都分別是什么民族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在中國56個民族中,漢族的人口是最多的,珞巴族人口是最少的。
中國56個民族分別是,漢族、壯族、阿昌族、鄂溫克族、傈僳族、水族、白族、高山族、珞巴族、塔吉克族、保安族、仡佬族、滿族、塔塔爾族、布朗族、哈尼族、毛南族、土家族、布依族、哈薩克族、門巴族、土族、朝鮮族、蒙古族、佤族、達斡爾族、赫哲族、苗族、維吾爾族、傣族、回族、仫佬族、烏孜別克族、德昂族、基諾族、納西族、錫伯族、東鄉(xiāng)族、京族、怒族、瑤族、侗族、景頗族、普米族、彝族、獨龍族、柯爾克孜族、羌族、裕固族、俄羅斯族、拉祜族、撒拉族、藏族、鄂倫春族、黎族、畬族。
根據(jù)全國人口普查我們可以知道,在這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其他55個民族的人口相對來說要少得多。少數(shù)民族這個名字其實也是跟人口有關,由于除漢族之外的55個民族的人口較少,因此這55個民族就被稱為少數(shù)民族。在少數(shù)民族中,壯族的人口是最多的,珞巴族的人口是最少的。
學過地理的小伙伴們應該都知道,中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人口雖然很少,但是分布很廣泛,主要分布在內(nèi)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云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黑龍江、遼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