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是一個混亂的時代,當時由于朝廷對各地的掌控力逐漸減弱,于是各個豪杰開始蠢蠢欲動,因此爆發(fā)了黃巾起義,這次起義雖然很快就被鎮(zhèn)壓,但是也使得日漸衰弱的東漢政權(quán)名存實亡,各地豪杰見勢也紛紛暗中組織“部曲”,一場混亂即將開始。
當時河北的袁紹、兗豫的曹操、江東的孫策、南陽的張繡等人形成割據(jù)勢力,其中袁紹和曹操的勢力最大,二人之間也劍拔弩張,其他勢力也蠢蠢欲動,不過當時張繡旗下的賈詡和涼州的楊阜都認為曹操更有優(yōu)勢,于是紛紛投靠曹操。建安四年的時候,袁紹帶領(lǐng)十萬精兵前往官渡,企圖攻下許都,袁紹的大臣紛紛勸其不要沖動,但是袁紹并沒有聽從。
建安五年,漢獻帝向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等人下衣帶詔,要求誅殺曹操,結(jié)果被曹操得知,于是曹操就滅掉了幾人的三族,袁紹趁機廣派檄文辱罵曹操,二人于是公開宣戰(zhàn)。當時也參與了衣帶詔的劉備也起兵反曹,企圖與袁紹一同攻曹,但是袁紹卻沒有接受,于是曹操擊敗劉備后就從容的回到官渡。
同年二月,袁紹進軍黎陽,派軍進攻白馬,曹操為爭取初戰(zhàn)勝利,親自解救白馬,還采取了荀攸的計謀聲東擊西,擊敗了袁紹軍中將領(lǐng)顏良,還殺死了文丑,使得袁紹軍實力大跌,曹軍順利回到官渡。袁曹兩軍相持日久,袁紹軍敗多勝少,導(dǎo)致軍心不穩(wěn),軍隊潰敗,袁紹只好逃跑,曹軍大勝。
官渡之戰(zhàn)在經(jīng)歷了一年的時間后,最終以曹軍全面勝利而結(jié)束,曹操當時只有兩萬兵力,袁軍則有十萬,但是曹操通過出奇制勝的計策和謀略擊敗了遠多自己五倍的袁軍,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賈詡和諸葛亮誰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