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姓是非常常見的中華姓氏,起源非常的純正單一,主要分為兩大源流,一是源自姜姓,齊文公十八代孫高柴的子孫以祖先名為姓,二是源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比如鮮卑族中的吐谷渾部在漢史中就被稱為“阿柴虜”,最終漢化為柴姓。
1. 源自姜姓
柴姓基本上都是源自姜姓,追溯到最源頭可以從姜子牙講起,當(dāng)時(shí)姜子牙受封于齊國,于是世代以齊為姓,傳到齊文公呂赤這一代的時(shí)候,他的兒子姓姜,名高,而這一脈的庶系子孫也就逐漸以祖先名為姓,形成了高姓氏族,傳到高柴這一代之后,又有庶系子孫開始以祖先名為姓,最終就形成了柴姓,這一過程就像藺姓起源和來歷一樣曲折。
高柴其實(shí)就是孔子旗下最長壽從政時(shí)間最長的弟子,當(dāng)然除了他之外,姜姓子孫中其實(shí)還有部分分支也改為了柴姓,比如《姓考》中記載的可知,齊國的大夫高張?jiān)?jīng)受封于柴邑,最終子孫就以邑為姓,形成了柴姓氏族的另一分支。
2. 源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
柴姓中還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改姓,包含了氐族、鮮卑族、羌族、滿族、蒙古族等,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鮮卑族中的吐谷渾部,在漢族史冊中被稱為“阿柴虜”,因?yàn)楣艜r(shí)候“柴”就表示游移不定,取木為寨的含義,特質(zhì)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同時(shí)也就逐漸在漢化的時(shí)候改為了柴姓。
柴姓在全國范圍內(nèi)分布的非常廣泛,而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和山西省兩地,基本上占到全國柴姓人口的13%。在目前來看柴姓人口還是非常多的,全國總?cè)丝诳蛇_(dá)140萬,占到全國漢族柴姓人口的0.1%,算是百家姓中排行靠前的,能位列第127名。
瞿姓起源和來歷:商朝大夫受封于瞿上(以邑為姓)
閻姓起源和來歷:后稷后人仲奕封于閻鄉(xiāng)(子孫以邑為姓)
充姓起源和來歷:著名齊王姜子牙的子孫(充閭為始祖)
慕姓起源和來歷:黃帝后裔取名慕容氏(后簡化為慕姓)
璩姓起源和來歷:源自衛(wèi)國大夫蘧瑗(因避禍而改姓)
桂姓起源和來歷:姬季禎長子因避禍改姓(以父弟名為姓)
桑姓起源和來歷:炎帝妻子承桑氏的子孫(以部落為姓)
濮姓起源和來歷:虞舜兒子姚散受封于濮地(以邑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