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羅鱷屬于一種中型鱷魚,即便是成年后的體長也普遍只有4米左右,吻部稍微突出,全身覆蓋著橄欖色或者深綠色的鱗片,零星分布著黑色斑點,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額頭眼后的位置分別長有一個明顯的縱向突起。暹羅鱷皮革聞名世界。
暹羅鱷的外形特征

暹羅鱷屬于中型鱷魚,成年后雄性的最大體長也只有4米,普通的暹羅鱷則只有2.5-3米長,它的吻部較扁平,并不是非常尖銳突出,尾巴上帶有典型的黑色寬條紋,整體呈現橄欖色或者深綠色,幼年時期則呈現黃褐色更多,也帶有尾部條紋,不過它們都有著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眼睛后方長有一對骨質嵴,看起來像扇子一樣,一直延伸到腦后。
暹羅鱷的生活習性

暹羅鱷屬于半水生動物,所以它常年棲息在亞熱帶或者熱帶的沼澤地之中,也有部分生活在泰國的河流附近,不過它們大多會選擇流速較緩的河段淺灘。和危地馬拉鱷一樣,暹羅鱷也擁有著極強的領地意識,平時雖然以魚類為主食,但是偶爾也會捕捉一些大體型的動物,比如牛、羊等,時不時的還會選擇一些小型爬行類、兩棲類來填填肚子。
暹羅鱷的繁殖方式

暹羅鱷到了每年的4-5月份就會進入繁殖期,這時雄性就會爬上雌性的后背,用尾巴纏繞雌性,從而完成交配行為,這一過程可能需要持續(xù)數小時,等到兩個月之后雌鱷魚就會開始尋找產卵的最佳地點,而且它之后的每次產卵都會再次回到這里,而為了每次都能找到,它們會使用嘴巴中的腮腺來標記上特殊的氣味。
暹羅鱷的種群現狀

暹羅鱷早在1992年的時候就被國際組織認定為野外滅絕物種,只有泰國的野生保護區(qū)中還尚存少量的暹羅鱷,不過后來還發(fā)現柬埔寨的沼澤地中也有四個主要的暹羅鱷棲息地,當時因為這里的人跡罕至所以才存活下來,不過之后人類活動的頻繁還是導致了這里暹羅鱷種群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