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未解之謎 > 動物未解之謎 > 正文

塔那河紅疣猴:一種拇指完全退化的猴子(數(shù)量極為瀕危)

塔那河紅疣猴是目前世界上最瀕危的靈長類之一,只在肯尼亞的塔納河流域樹林中出現(xiàn),因棲息地被破壞在1975年之后數(shù)量急劇減少80%。塔那河紅疣猴最大的特點就是身體的內側均為紅色,而其他部分則為灰白色,拇指退化為疣狀,頰囊非常小。

塔那河紅疣猴的外形特征

塔那河紅疣猴體型屬于中等水平,體長只有47-63厘米,尾巴極為修長,最長可達80厘米,但它的體重較輕,只有5-11公斤。它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下巴、胸腹部以及四肢的內側都呈現(xiàn)鮮亮的紅棕色,而其他部分則呈現(xiàn)灰白色,尤其是尾巴和面部最黑,其次它還擁有著典型的樹棲動物特征,那就是拇指已經出現(xiàn)退化,變?yōu)榱艘粋小疣狀,這也是所有疣猴都具備的特征,但它的頰囊比其他猴子都要小很多。

塔那河紅疣猴的生活習性

塔那河紅疣猴的四肢非常修長,尤其是后肢,尾巴的纏繞能力也很好,所以非常擅于在茂密的樹冠上穿梭。它們基本上都居住在樹上的中層和上層,最喜歡群居生活,平時一個家族中包含了8-15只成員,基本上都是一只雄性帶領著幾個雌性和幼崽,基本上平時除了覓食之后,它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嬉戲。

塔那河紅疣猴平時都喜歡吃各種植物,比如水果、種子、葉子以及花朵,其中最愛的就是榕樹以及金合歡等,它們棲息地中最常見的就是黑檀木,但是它們卻很少吃,因為這種樹葉中包含了一種叫做萘醌的物質,是一種酚類有毒物。偶爾也會吃一些豆類植物或者菌類等。

塔那河紅疣猴的繁殖方式

塔那河紅疣猴基本上都是一夫多妻制的,一只強壯的雄性疣猴會多次交配各種雌性,最重雌性疣猴懷孕至少5個月之后才會出生,最終需要間隔26個月才能再次的出生,一般來說疣猴幼崽并沒有鮮亮的紅色毛發(fā),大部分都是呈現(xiàn)灰褐色,只有3-4周才開始呈現(xiàn)出紅色,常年聚集在非洲肯尼亞流域,被稱為10種熱帶雨林的特有動物之一。

分享至:

動物未解之謎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