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考古發(fā)現 > 正文

大角雷獸:始新世哺乳動物(鼻部長有心形骨質角)

大角雷獸是一種奇蹄目下的雷獸科生物,誕生于53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屬于哺乳動物的一種,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鼻骨處長有非常明顯的骨質突起,前端呈現心形的冠飾,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錘子,第一批化石出土于蒙古國境內。

大角雷獸的體型

大角雷獸屬于始新世末期體型相對較大的哺乳類之一,雖然目前僅憑它的顱骨化石并無法判斷它的體長,但是科學家還是推測出了它的身高可達2.5米,可想而知它的體型并不算小,至少這樣的身高相當于現代的一頭犀牛了,而當時哺乳動物的普遍都比后期的更小,最小的只有10公斤重。

大角雷獸的外形特征

大角雷獸目前為止并沒有非常完整的骨骼化石,只能通過顱骨化石來掌握它的面目樣貌,因為截止到現在已經發(fā)現了至少12個顱骨。而就是這樣科學家才發(fā)現了它們不管是雄性還是雌性都具備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們的鼻骨前端長有一個心形的冠飾,內部是中空的,并不能承受強烈的撞擊,所以很可能只是用來發(fā)聲的器官,就像扇冠天鵝龍的冠飾一樣。

大角雷獸的生活習性

大角雷獸目前發(fā)現的所有顱骨化石中都包含了這個特殊的錘狀冠飾,而之后科學家研究發(fā)現這個冠飾內部有鼻腔延伸出的共鳴管,一直生長到冠飾的頂部,這也使得這里稱為一個能夠發(fā)出特殊叫聲的共鳴腔,所以科學家推測這個心形冠飾很可能是用來辨別身份和發(fā)聲交流而形成的。

大角雷獸的化石發(fā)現

大角雷獸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國發(fā)現的,此后也陸續(xù)在中國內蒙古的古腦木根地區(qū)發(fā)現了另外的身體骨骼碎片和顱骨化石,它們都長有非常碩大的骨質角,并且枕部都帶有比較突出的人字形嵴狀物,它的門齒和犬齒都是非常迷你的,但是恒齒尤其的巨大,這樣能夠幫助它更好的啃食植物。

分享至:

考古發(fā)現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