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地球之心指的是什么?占地球總面積的71%(河流匯集地)

地球之心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說法,有人認為它可能是指整個海洋系統(tǒng),因為全球所有的河流和湖泊等最終都會匯聚到海洋,和它產(chǎn)生聯(lián)系,而海洋中的綠藻也是全球重要的氧氣產(chǎn)生來源,就像是心臟中紅細胞攜帶氧分子一樣。不過也有人認為地球之心是指地心,也就是距離地球6370公里的內(nèi)部地核。

地球之心指的是什么

1. 海洋系統(tǒng)

海洋之所以被稱為地球之心,是由多個方面的原因綜合導致的,一是海洋的范圍巨大,遍布全球,基本上地球的大部分都是被海洋占據(jù)的,3.6億平方公里的面積占到了地球表面積的71%,而全部的海洋水量占到了地球總水量的97%,而且?guī)缀跛械暮恿鞫寂c它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基本都會匯入其中,形成一個整體的地球內(nèi)水循環(huán)。

其次就是海洋中的各種生物和綠藻,就像是人類心臟之中血液的紅細胞一樣,一直都在不斷的流動,而尤其是在海洋中大量存在的綠藻就是地球氧氣的來源,雖然我們經(jīng)常會將巴西的熱帶雨林比喻為地球之肺,但實際上它產(chǎn)生的氧氣只占到一小部分,而海洋中綠藻則可以每年產(chǎn)生至少360億噸氧氣,可見它對于地球有多么的重要。

2. 地核

由于地球之心并不是官方的稱呼,所以它代表的事物也是多種多樣,其中有人也認為地球之心就代表著地核,它是地球的最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占到了地球整個體積的16.2%,其中包含著大量的核裂變和核聚變,因此其中釋放著大量的光和熱,這也使得大多數(shù)的火山噴發(fā)和巖漿噴涌都與它脫不了干系。

但目前人類還無法真正的了解地核,因為它距離地面3670公里,據(jù)探測它的內(nèi)部核心溫度可能高達6千攝氏度,不過地球的地核的熱量并沒有太陽那么強,甚至可以說它是微不足道的,因為每天太陽給與地球的熱量甚至高達地球自身熱量的3700倍。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