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古代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往往以神秘、莊重或精湛的工藝吸引著世人。但是也有一些古代文物或造型獨特,或表情生動,亦或是背后有著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好像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幽默與戲謔。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最不正經(jīng)的十大文物排行榜,這些文物可謂渾身上下都是戲。

1.
北齊思惟菩薩
北齊思惟菩薩目前藏于河北博物館當(dāng)中,其坐姿獨特,表情新穎可以位居最不正經(jīng)十大文物排行榜之手。北齊思惟菩薩翹著二郎腿,一只手指著臉,另外一只手放在腿上,面帶微笑,就好像在與旁人聊天一樣。完全將傳統(tǒng)當(dāng)中菩薩莊重威嚴(yán)的形象顛覆了。世人通過這座雕像看到了古人幽默的一面。

2.
三星堆的馬頭
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當(dāng)中,有一尊馬頭文物,這匹馬嘴巴裂開,表情夸張,仿佛是在笑,就仿佛是想要訴說著什么,如此獨特的造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讓人不禁猜想這匹馬是否是因為深中劇毒,在臨死前還保持著歡樂的表情。

3.
商朝青銅鸮卣
商朝青銅鸮卣出土于山西,擁有貓頭鷹的形狀,表情相當(dāng)?shù)目鋸,愛令人印象深刻。鸮在古代的時候象征著智慧和知識,這件商朝青銅鸮卣的造型卻好像一只憤怒的小鳥,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4.
漢代擊鼓說唱陶俑
四川成都1957年出土了一尊漢代擊鼓說唱陶俑,被稱為漢代第一俑。這尊陶勇頭戴幘,兩肩高聳,一只手夾著骨,另外一只手拿著鼓錘,做敲鼓狀,臉上洋溢著笑容,動作相當(dāng)?shù)目鋸垼秃孟裾谙蛴^眾們表演說唱。這尊陶俑將漢代音樂、舞蹈文化的魅力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

5.
戰(zhàn)國錯金銀馬首形銅轅飾
戰(zhàn)國錯金銀馬首形銅轅飾出土于戰(zhàn)國中期魏國貴族墓,由于錯金銀的工藝裝飾,和馬首的形狀而聞名。這件文物馬首的頭部和頸部都采用了錯金銀的工藝裝飾云紋和鱗紋,形象相當(dāng)?shù)谋普,馬的鼻孔相當(dāng)?shù)目鋸,很多人稱其為鼻孔哥。

6.
山西長治唐代王慧墓陶俑
山西長治唐代王慧墓出土的陶俑,擁有獨特的姿勢和表情,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這尊陶俑就好像正在擺出一個“不許動”的姿勢,讓人不禁猜測這座陶俑是否正在執(zhí)行著某項特殊的任務(wù),又或者是在模仿著某個有趣的瞬間。

7.
商代石雕熊
目前在美國國立州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保存著一尊商代的石雕熊,這尊石雕熊,憨態(tài)可掬,表情夸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雕熊的高度為11.4厘米,有人甚至調(diào)侃稱這尊石像更像是一只野豬,看到了他的形象讓人不禁想笑。

8.
西藏銅鑄鎏金大鵬鳥
西藏出土的銅柱,鎏金大鵬鳥文物,擁有獨特的造型,色彩神秘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這尊大鵬鳥的形象好像是人鳥合體,看到之后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傳說當(dāng)中的鳥人,充滿了戲謔和神秘的色彩。

9.
南唐升元七年優(yōu)伶?zhèn)?/strong>
南唐時期的優(yōu)伶?zhèn)蛭奈,以其豐富的表情和生動的形象,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娛樂文化的魅力。男女舞者混合在一起,仿佛正在一起嗨,一起搖擺,看到這些優(yōu)伶?zhèn),就好像真的可以聽到古人的音樂,看到他們正在翩翩起舞,能夠真實的感受到?dāng)時歡樂的氛圍。

10. 東漢龜蟾魚陶燈
東漢時期的龜蟾魚陶燈,將動物的形態(tài)和生動的表情結(jié)合到一起,吸引了世人的注意。這一件文物將魚、龜、蟾這三種動物形態(tài)巧妙的融合到一起,打造成了一盞獨具特色的燈具,燈座上的表情相當(dāng)?shù)膫魃,就好像正在向人們訴說著什么傳奇故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