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的一尊石刻工藝方面十分高超。在今年的三月份,四川安岳縣的一個水庫水位下降后,千年之前唐宋時期的摩崖石窟造像露出了水面,它們排列整齊,莊嚴肅墓,歷經千年之久,佛像上的顏色依然清晰可見,每一尊佛像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神情自若。雖部分石刻已經風化嚴重,但依然吸引著各地游客前來打卡觀賞。
鎮(zhèn)水石
此次發(fā)現的開鑿于唐代、宋代的摩崖造像看窟43個,造像155尊,浮雕石塔三座,尤其這一對剛好全身露出水面的石獅子,它們四目相視而坐,一只腳踩繡球,另一只腳踩小獅,卷毛瞪眼的靈氣下透露出幾分滄桑,但它們像守衛(wèi)者家人一樣守衛(wèi)著太平,無論風吹雨打或是沉溺于湖底;蛟S對于當地的百姓來說這是一個鎮(zhèn)水石。
水庫石刻
這個水庫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修建,水庫建成后,造成大部分佛像永遠湮溺于水下。與水同年,這也成為水下神秘的奇觀。此次水位下降,昔日輝煌莊嚴的魔巖石刻才得以重見天日。隨后,專家根據史料記載發(fā)現此地千年之前的佛教文化盛行,古人根據此地的地理條件優(yōu)勢,鑿刻出了不同種類的佛像史料。沒想到的是,千年之后,他竟以這種方式與我們再次相見。
文藝水準
這樣暴露在野外的文物是相對來說比較少見的。并在我國的多個地區(qū)都會有著這樣的石刻出現,這樣的文物雖比較普遍,并長期在水下也是經歷了比較多的磨損,但對于我國的考古工作來說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歷史證據,通過這些石刻的紋路以及他的雕塑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那個時代有著怎么樣的信仰以及文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