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每小時201600公里的核能驅(qū)動的鋼井蓋。在社交場合,與家人、朋友或新結(jié)識的人交談時,引入一些有趣的話題是個不錯的主意。這些輕松的談資能夠讓你顯得聰明幽默,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這些話題可以涵蓋各個領(lǐng)域,比如:“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哈利法塔嗎?”、“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嗎?”、“你知道最快的人造物體是井蓋嗎?”沒錯,這聽起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這確實是真實的。
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進行了多次核彈試驗,以“鉛垂波”為行動名。在1957年5月至10月期間,內(nèi)華達州試驗場進行了29次試驗。而在1957年8月27日的午夜前后,進行了一項名為帕斯卡-B(最初名為伽利略-B)的測試。與帕斯卡-A一樣,這也是一個旨在測試臨界點安全性的試驗。它包括一個混凝土塞,類似于帕斯卡-A測試中使用的準直器,放置在軸底部裝置的正上方。然而,由于準直器離爆炸中心太近,它完全蒸發(fā)了,高溫氣體迅速膨脹并朝著豎井的頂部爆炸。而豎井的頂部,恰好是一個井蓋。
毫無疑問,井蓋并沒有擋住爆炸,相反,以每小時20.16萬公里的速度,它飛向了天空。這個速度是火箭發(fā)射速度的7倍,是高速子彈在標準大氣壓和無風條件下的初速度的68倍,也是2019年福特野馬GT5.0汽車速度的775倍。想象一下,這個井蓋以這樣的速度飛行,實在是太令人驚嘆了。
在高速攝影機的鏡頭下,我們看到這個由鋼制成的井蓋在劇烈的沖擊下沒有破碎,而是完整地飛了出去。然而,由于空氣阻力和地球引力,這個井蓋不太可能成功離開地球?茖W家們對這個奇特的現(xiàn)象感到好奇,因為盡管理論上它不能維持如此快的速度,但他們再也沒有找到這個井蓋的蹤跡。
所以,在你想為談話增添趣味性時,不妨分享一下每小時201600公里的核能驅(qū)動的鋼井蓋。他們絕對想不到,世界上最快的人造物體竟然是一個井蓋。未來當你過馬路時,看到井蓋時,你可能會對它產(chǎn)生不同尋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