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融化冰蓋恢復磁場,最少也需要幾百年時間,馬斯克沒機會了?

最近時距離地球僅5500萬公里的火星,是馬斯克心心念念的人類文明未來的第二故鄉(xiāng),然而拋開至少半年的航程不談,火星的環(huán)境并不適合人類直接居住。

因此在前往火星之前,我們首先要改造火星

天文學家認為火星的改造潛力很大,因為它的兩極地區(qū)有著大量的固態(tài)水資源,如果把它們全都融化,那么火星將再次擁有一個全球性的海洋。

馬斯克曾提出用核彈轟炸火星冰蓋,用核爆炸的光和熱融化它們,但這個想法太不切實際了,天文學家們給出的辦法是在火星兩極地區(qū)播撒黑色粉末物質,這些粉末附著在冰面上后會吸收更多的太陽熱量并緩慢融化冰蓋。

NASA認為這個計劃能在幾個世紀內融化所有固態(tài)冰,甚至黑色粉末也不需要從地球上開采,火星的兩顆土豆狀衛(wèi)星本身就是太陽系內最黑的東西,把它們磨碎了灑在火星兩極就能達成目的,并且可以的話還能再混上來自地球的藻類或者細菌,把它們全灑在火星上,等幾百年后火星遍布液態(tài)水的同時,微生物和藻類也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二氧化碳。

然而NASA的科學家同時也警告,由于火星根本沒有全球性的磁場,所以在恢復火星磁場之前所有的液態(tài)水都會很快蒸發(fā),最后把火星上僅存的一點固態(tài)冰都揮霍完后,整個火星就喪失了開發(fā)的意義。

因此在融化火星冰蓋之前,得先恢復火星磁場

NASA行星科學部門的主任,提出在火星的拉格朗日點L1放置一個磁性屏蔽器,在行星周圍創(chuàng)建一個人工磁層,這樣一來從太陽飛來的高能帶電粒子將被偏移,火星現有的大氣層不會再進一步被削弱,未來冰蓋融化釋放的氧氣也會被火星引力捕獲,進一步增加火星大氣層的厚度,讓它從現階段地球大氣層的1%變得更高。

根據計算,在火星質量遠小于地球的情況下,只要它的大氣壓力達到地球的十分之一,那么液態(tài)水就能在火星表面存在,進而才有可能形成湖泊或者全球性的海洋。

然而以上這些火星改造計劃都是以為世紀為單位的,跟現階段的人類文明不能說關系不大,只能說毫無關系,所以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內人類第一次登陸火星之前,大概率還是會采用馬斯克的火星小鎮(zhèn)計劃。

這個計劃是在人類登陸火星之前,先向火星發(fā)射若干艘運載火箭,攜帶者大量物資和機器人先一步到達火星建立一個基本的著陸平臺,然后人類宇航員們再前往火星,屆時若干艘運載火箭將合并成一個基礎的火星前進基地,宇航員們平時都會在飛船內部工作生活,出門的時候再換上艙外宇航服前往火星地表。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火星整體還不適合人類居住,但至少能靠科技的力量先在火星站穩(wěn)腳跟,未來才能以前進基地為原型進一步擴大成火星小鎮(zhèn),乃至最后的火星城市。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